医院环境文化设计(6篇)

时间:2024-09-19 来源: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篇1

以下从四方面进行阐述:医院环境空间设计作用及其要求;医院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医院外部环境(交通、绿化等)的布局规划;医院主要功能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医院环境空间设计作用及其要求

考虑到进入医院病人生理、心理的特殊情况,与健康的人体相比,不适建筑环境空间设计对病体的心理会产生放大的反面影响,不利于治疗效果。对医院的环境空间设计大体归纳为以下要求:一、医院病房环境设计中,力求消除可能的噪声干扰。二、通过一定的建筑环境空间设计手法,形成良好的院内小气候。通过建筑造型空间的设计,建筑装修材料和构造方法的采用,明朗,亲切的色彩等形成健康的建筑环境空间。三、就医的程序应尽量简便,各通道出入口要明确。房间的平面布局使人感到方便舒适。四、室外环境,因地制宜的布置绿化。供人休息并放松焦虑的心情。同时形成良好的工作就医的环境空间。

医院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

医院环境空间的质量应首先取决于医院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分布。不合理的规划必然导致医院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上的不合理,不经济。

医院的总体布局分为四大部分:医疗区、总务区、教学科研区、职工生活区。

医疗区设置于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具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设有足够的绿地,环境安静,并处于锅炉房,厨房等烟尘污染的上风处。它应于一条或几条外部道路邻接。医疗区中的传染区应设于下风向并与其他部分隔离。

总务区需与医疗区联系方便但又不能互相干扰,两区应与不同的两向道路相邻。

教学科研区可根据不同的综合性医院的规模设置,也可与其他医疗部分结合。

职工生活区尽量远离,医疗区,应于其他部分明确划分。并设单独的出入口。

在这不同的四区中,环境空间的设计渗透其中,保证有足够的室外环境空间的绿化。公共设施的设置,形成亲人的环境空间。并通过或通,或隔的各种建筑手法做到各空间的贯通与分隔。以实现以上的建筑理念。

建筑外部环境(交通、绿化等)的布局规划

如何实现以上的建筑环境空间总体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外部环境空间的布局规划是途径和手段。综合性医院内各建筑空间之间,建筑内部各部分空间之间存在复杂密切联系。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在建筑环境空间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交通路线的要求:交通便捷、明确、安全;分清内外、洁污、隔离与非隔离等不同流线;合理布置道路网,设置必要的回车,转弯等。

最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一定规模的室外绿化空间设计,绿化的功能很多,对医院(尤其是接近交通干道或工业的医院)来说作用尤大。一般可以防尘、净化空气、防风、隔声作用、夏季还可以调节温湿度、减少热辐射。绿化可以美化环境,使病人稳定情绪,增进疗效。

对医院道路、庭院等的环境绿化进行精心细致的空间设计。对设计的一般要求为:在医院周围特别是临近道路的一侧,设置绿化防护地带;门诊楼前面的空地,可结合道路的回车、停车等要求进行划分,适当绿化。精心设计室外环境空间。结合点缀花园,水池,雕塑,休息座椅等设施,即可以供使用,又可以美化建筑环境空间,可以赏心悦目。

医院主要功能空间内部环境设计

以上为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布局规划在综合医院环境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及相关要求。在现代医院环境空间设计中,除了要重视室外环境空间的设计外。室内公共环境空间的设计已经日渐重要起来。现代医院室内环境空间设计的手法的多样性使其实现措施更为可行,而且室内空间也是最应体现亲人性的方面。

对于医院主要功能空间内部环境设计方面,国内发展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系统。这种理念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用。相比之下,国外是先进很多。

位于日本东京的昭和大学医院主楼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它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就创造了自己的特色。主入口设计为高七层的室内中厅及室内设计手法都突破了医院建筑的惯常形象。出于以患者为本的思路,设计者有意调换了通道的诊察室与候诊部分的位置关系。使候诊部分沿外墙布置,使病人得到充分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借此平复焦虑的紧张情绪。在护理单元中为改善室内环境,在多床位病房角落中附设谈话空间,建立短捷、独立的流线。

因此,国内的医院室内环境空间设计将存在一个很大的发展潜力。

结语

以上仅简略阐述对综合性医院环境空间设计的观点。总之,希望以此论述来强调环境空间设计理念,做到抛砖引玉,得到更多的设计者重视,共同促进重建筑环境空间的设计思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新英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医院庭院环境规划设计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张海鸣试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环境设计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3期

【3】戴俭朱小平王珊医院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建筑学报2003年07期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篇2

关键词:现代医院室内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现代医院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医院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首先应该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方案构思。“功能”既为明确所设计的内容是作何用。设计要围绕医疗平面优化设计,内装修风格设计,内装修声光设计,节能环保装饰材料,残疾人辅助设施的设计,清晰易于识别的标识系统,内庭院景观设计,完整的色彩体系而展开。不同功能的厅室,在形式与色彩以及装修形式与格调,均有不同要求。这些要求首先出于对功能的满足。同时强调设计应首先考虑功能性,这是给每项装饰设计提出一个空间定位,根据人们的使用需要,使设计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功能性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对使用者生理、心理、性情爱好、民俗民风等方面要求的满足。

1.2医院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和文化品位的要求

医院室内设计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视觉反映心理感受、艺术感染等)。室内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人的情感与意志、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并要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1.3医院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现代要求

建筑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造型中美的形象。现代医院室内装饰设计,它置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之中,要使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的要求,就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二、现代化医院的总平面布置

以山西某医院为例,门诊大厅以现代简约中式为主轴,以方正规矩之木梁柱构架整个挑高空间及吊顶,并于中央使用透光膜以隐藏原钢构之杂乱构造,但仍适当的引进白昼之自然天光,并功能性地隔绝艳阳之曝晒。中央主题画作墙可邀当地名书画家表现山西本地之风土民情,象征医院带给病患冲破难关之信心,如生命之树屹立不摇。

急诊大厅以淡绿色和浅色木纹板创造空间之平和感,令总是充满紧张感的急诊间有舒缓感觉。吊顶以规格矿棉板和透光板灯槽加上线性空调出回风口组合而成,兼具美观和维修简易之功能,壁面木纹抗贝特板既防撞又易清洁,整体大厅感觉简洁明亮而高效率。

住院大厅挑高区条状铝板加透光膜吊顶,创造整体空间大气感,而柱面木纹包板搭配照明壁灯令人产生安定温暖的感觉,壁面大型书画装饰墙不但装点空间美感也适度调节住院病患的心情,整体温暖而明亮的用色搭配令人感受如沐春风。

三、山西某医院装饰设计的具体方案

1.内装修风格设计

本案使医院宾馆化,提供舒适幽雅的环境来缓解病患紧张的心情。“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主要设计思想,塑造一个有现代感,温暖亲切的形象,消除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创造温馨健康的公共空间帮助病患尽快康复,并设计时将室内景观与建筑设计结合,引入绿色植物和阳光,营造出现代生态型医院的舒适环境;室内景观可以滞留微尘,释放氧气,使医院人群拥挤的大厅空气干净、清新,缓解患者急躁情绪,让被动等待的空间,成为欣赏植物的愉悦空间。

2.内装修灯光设计

灯具与光源首重形式简单,尽量“单一化”符合维修方便的现代节能初步要求。主要营造舒适的空间气氛,保护环境、关注生态是每一个有学识的设计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光表现情感、性格。在医院室内设计中,可以运用“光”表现情感,表现室内的气氛。如光照度强表现了明快、热烈,清醒、公平等性格。而光照度弱时,则表现出沉闷、阴暗等性格。在医院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光的强弱还被运用在一些特殊的空间,如一些B超室、检查室都会运用调光系统来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检查。在医院室内设计中,光的构成效果还应确定能够达到何种效果,然后选择相对应的“光”。如在一些有推床的住院病区、病房区和功能检查等区域灯光尽量避免直射可透过墙面反射光源,不但灯光柔和还可达到稳定病人情绪的作用。另外在室内设计中的其他因素,如色彩、材质、造型都受光的条件的制约。必须先运用光的条件而后表现它的个性。

(1)光的照射方式艺术构成:采用不同的光的照射方式,形成不同的室内艺术效果。例如,按照设计构图规律,形成前景与衬景,直射照明与间接光晕的构成图像。利用光照方式的不同,得到不同的造型光影的艺术效果,比例与尺度、光影.黑白灰的层次等,都应符合视觉美的规律法则。例如,尺度、比例、主次统一变化,渐变以及特异的手法等,在作“光环境”设计时,与其他视觉艺术同样应符合光的艺术构成规律。

(2)光色与色温:一般在医院室内作照明设计之前,对光色会有一个决定。即采用冷光源或暖光源。冷光源,如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光色偏冷,照度显亮,但色温过高时,则人脸在厅内显得过冷,看了很不舒服。在大厅室中选用光源时,应同时对色温加以限制。一般色温选3000以下,可以不会有色光大冷的感觉,而且在选用不同色温的光源同时,配合更须十分慎重。如使用不当会影响整个光环境的效果。

3.公用系统设计如采用机械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时,应特别注意建筑物内的气流组织。严格保证清洁区空流流向次清洁区再流向污染区。即应当对清洁区、次清洁区与污染区的气疏压力形成级差,由清洁区向次清洁区、污染区依次递减,严禁倒流。楼宇自动化、信息自动化BAS、PACS、LIS、RIS等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减少医务工作人员的来往活动,以提高工效并减少院内的办事效率,应尽量配置。

4.医疗空间环境从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病患者就医诊治的医疗环境空间,考虑在院区内长期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空间。人性化医疗环境内外空间的创造注重绿色生态环境技术的运用。构筑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医疗设施。

5.节能环保装饰材料

在医院设计中我们建议多采用绿色建材及标准化成品,不仅能减少现场加工所产生的二次浪费,避免噪音扰民、人工成本增加、质量不稳定等传统施工劣势,更能运用规模化的优势,降低材料人力的预算成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6.残疾人辅助设施的设计

无障碍设计包含了专用坡道、无障碍公共卫生间、高低护士台、公共空间无障碍轮椅存放、电梯无障碍按钮、楼梯间无障碍引导砖等等,都体现了医院人性化设计的关爱和体贴。

四、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从而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现代医院的设计应该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简约化,智能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要求。

参考文献: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篇3

一.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概述

标识是个体的视觉元素,以特定而明确的图形、文字、色彩等来表示事物、象征事物,同时表达出事物、对象等精神内容。系列化的标识群体形成标识系统。系统中每个组标识依照一定的排列原则和内在的逻辑构成进行组合,完成功能性或者特征性的表述,达到不同空间和环境的需求,成为标识系统。医院环境标识系统就是运用材料的颜色、肌理等物理属性和各种图示、文字标识对室内的人流、物流提供指示目的地的目标导向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即“指路”。医院环境的科室设置繁多,区域功能组成复杂,通过设置标识导向系统,能够让人们迅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进行标识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对医疗模式、患者的物理及心理需求、社会及建筑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真考虑各种功能和流线的相互空间关系。因为在流线不合理的空间中,标识导向系统可能会变得复杂繁乱,从而导致使用者在视觉和思维上的迷惑。在对医院空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患者、医务人员及社会提供空间导向系统分析,进而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空间导向系统设计。

二.医院标识的时代性与发展趋势

随着企业形象研究引入中国,属于企业文化范围的医院文化研究亦随之兴起。从本世纪始,中国的城市医院发展处在医院结构转型期,当都市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后,人们对医院环境与医院文化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医院文化外在表现的医院形象,不仅包括医院实体环境的物的关系及活动的人的关系,还包括了艺术和创造性的文化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作为医院形象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标识导向系统只有形成自己的差异和特色,实现主题单纯化、形式多样化,体现对医患的人性化关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出大众对医院形象的认知与认同。

在医院形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看到,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包括了建筑学、景观学、环境科学、城市社会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医院标识系统研究成果的增加和参与的学科范围之广,证明了医院标识导向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社会发展实践,正在向前发展。国外城市医院形象与医院社会功能、医院文化发展的关联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达国家无论在医院形象理论方面,还是在医院整体形象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医院标识设计的主要内容

医院环境标识系统从使用范围上可分为室外环境标识、公共区域引导标识和室内环境标识。其中,室外环境标识主要包括医院环境地图、医院名称、各医疗建筑名称、建筑物入口及相对位置标识。公共区域引导标识主要包括停车场、无障碍通道引导及其它公共设施相对位置标识。室内环境标识则包括各门诊、住院部等医疗空间的室内环境标识。进行科学的导向分类是建立医院标识系统的第一步。依照就诊人员的到达和阅读习惯,遵循由先至后、由大到小的原则,可将医院标识导向系统分为四级导向:一级导向标识:户外/楼宇墙牌,二级导向标识:楼层楼道牌,三级导向标识:单元牌,四级导向标识:门牌/窗口牌。

通过合理的标识分类,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设计阶段的难度,为进一步的标识信息、专用符号、专用色和专用字体等设计要素做好基础准备。一个科学明晰的标识导向系统应主要具备以下特征:易识别、整体性、人性化、清晰性。例如,楼层平面图形指示牌中的楼层平面表示方法,可根据需要采用鸟瞰图、轴侧图、剖面图及平面图。在满足显示出该指示牌在图中的对应位置的基本功能的同时,标识色彩应和楼层分区的整体颜色相一致,在关键部位可以采用发光等手段以引人注目。楼层平面图形指示牌的位置,建议设置在每一楼层、每一分区及枢纽地带。位置引导牌主要显示本区域通向临近区域或指定目标区域的路径及相应区域的导向功能,是楼层平面图形指示牌的补充。在位置引导牌上,除了文字外还应有方位准确的箭头指示方向,另外,一些公共区域在文字旁还应配有国际统一的图形标识。位置引导牌主要设置在人流集散地、交通枢纽、进出口及通道等地方。科学、有规划地提供位置引导牌,能够给使用者以视觉连续性和视觉习惯性,使人们较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位置引导标识。

位置引导牌由于高信息量一般面积较大,并且主要依附在墙体和走廊交叉口的装饰立面上,在制作上应考虑强度好的轻质材料。对于需经常更换内容的位置引导牌,在设计上要考虑其更换的可能性。同时,在一些主要的引导牌旁需要增加光源,以保证在一些时间段内环境光源发生改变,如夜间走廊变暗时,使用者能正常阅读到指示牌上的文字。

门牌是医院室内空间使用最多的一类标识牌。门牌上应包括该房间的功能及用途、房间编号、房间的使用者(如某某主任医师)及该房间的开放时间等信息。在设计门牌时应考虑其内容的可更换性(如房间使用者、开放时间等),可在局部采用如抽取式等更换形式。其制作应相对统一,在门牌上应体现该区域的引导标识色彩。如果一扇门上有两块门牌,若采用并列方式,有房间编号和指示房间功能的门牌应该在左边;若采用垂直排列方式,有房间编号和指示房间功能的门牌应该在上方。门牌本身一般不自带光源,识别环境靠自然采光或公共空间照明。一些特殊的门牌(如紧急出口等)应自带光源且在停电时有UPS电源支撑。

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传统的公共环境引导系统里又引进了电子显示和多媒体技术。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彩色及单色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及语音信息接受器等。在医院环境中,我们为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作如下规划:

1.在每一个门诊单元的护士站一侧的墙面上,设置一个单行电子显示屏,利用滚动或静止的文字引导患者就医。

2.在中央大厅设置一块大型电子显示屏,除了可以公告、播发广告、致辞或传播其它商业及医学科普等信息外,还可以介绍楼内的各功能区,引导就医者接受各项服务。

3.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关键部位,设置电子触摸屏。利用互动式的多媒体方式进行人机对话,使就医者能方便地查询楼内的各项设施、方位及到达所查询目的地的路径。

电子显示及多媒体引导系统毕竟属于高成本的引导系统,在布点上要与医院规划及管理人员反复讨论,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活动,在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中,无障碍引导系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对普通人没有危险的地方,在特殊情况下(如火灾等),对老年人和残疾来讲,就有可能成为一种障碍,有可能造成受伤甚至丧失生命。因此,无障碍引导标识不但要告诉使用者哪里可以通过,还要警示哪里不可以让老年人、残疾人通过。在无障碍引导系统设计中,应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不容易听到声音的提示和报警,有时会出现生命危险,用醒目的文字告之为好;

2.他们不愿意向别人多打听,复杂的地方要有人员引导;

3.他们总有不放心的感觉,总想反复确认,因此,在每一个路口都需要设置导向标识;

4.轮椅使用者视点较低,不容易看到过高或过低位置的小字;

5.在轮椅不能通过的路段,要在路口设置预告标识并在相应的导向图上标示清楚;

6.坐轮椅者可以使用的厕所,要有明显的引导标识;

7.对全盲者来说,需要提高声音、触感(地板的变化、点字砖等)、手感(扶手、浮雕文字、有凹凸的地图、点字盲文等)来导向;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篇4

【关键词】医疗建筑建筑设计人性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medicalandhealthservices,thefunctionofthehospitalhasnotlimitedtomake,thetraditionalmedicalbuildingonlyoutstandingisactuallyusedthefunction,andignorethe"humannature"ofthefactorswhichmodernmedicalbuildingenvironmentistowardthedirectiondevelopment,thisarticlethatisbuildingenvironmentofmodernmedicalhumanconnotationandhumannaturedesignAngleforresearch.

【Keywords】medicalarchitecture;Architecturedesign;humanized

引言

建筑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建筑环境的宗旨是为人类提供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前提。医疗建筑环境相比于一般的建筑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更好的服务,更多的体现对患者的体贴和照顾,在建筑环境上采用人性化设计更多的满足患者精神上的愉悦,更多的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近些年来,人性化设计和以人为本已经成了各行各业天天喊的口号,设计者要在设计中追求人性化设计的目标,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中,人性化的设计要求往往得不到特别的关注,可能仅仅按规范要求考虑医疗建筑的实用性或者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很难体现到实践中去。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医疗建筑当作一种工业技术化的建筑类型处理,认同的医疗理念也是以传统病理学为主导的物理治疗,导致医院的设计与使用都侧重于其功能化、技术化。注重技术功能的医疗建筑空间设计方便了医生,然而没有把患者放到应有的地位上来。目前我们国内大量医院建筑还是基于这种医疗理念下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医疗建筑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对医疗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内涵

所谓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即是为了方便所有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设计缺陷造成的不便,提高医疗建筑环境的易便性和可操作性。人性化设计不仅体现在医疗建筑中的功能设计、建筑设施设备、装修装饰、医疗设施设备等每一个方面的细小的地方,也不仅是单纯是局部的医疗区域环境的人性化,而是要求整体的建筑环境实现人性化的。病人、医护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是整个医疗建筑的使用者。因此,医疗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三部分人员的不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在医疗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需求进行考虑,结合实际,最大程度满足每一类使用者的需要。当代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对人性化设计的内涵不清。

二、只重视局部的人性化设计而忽略了整体的人性化设计

主要表现为重视针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而忽视针对医护及后勤管理人员的人性化设计。医院的功能主要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的公共建筑,所以,针对病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服务而进行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是应该且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除患者之外,医院还是大量的医护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天天工作的地方,他们从事着长时间大量高强度的劳动。医院的建筑环境也会大大的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所以,针对他们的人性化设计也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这对于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三、当代人性化的医疗建筑环境的特性

当代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理性化、感性化、个性化三个方面。根据医院的综合性与专门性治疗种类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方便医院职员工作,首先,医疗建筑环境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医院是民用建筑中较为复杂的类型,由于医院的组成科室繁多,各种通道纵横,患者在医院中最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医院建筑相比之于与其它类型建筑,患者需要一个易于识别的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这就要求众多科室的布置要分层次、有规律,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前后有序,以易于定位;各科室定位应充分利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导向行为经验;医院的空间模式、通道体系要简单明确,尽量避免繁杂隐秘。其次,强调患者隐私的保护,病人因为个人隐私性而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身体的隐秘部位或者出于心理疾病方面的原因而不希望旁人靠近,另外有些疾病性质不允许一般人接近如精神病、危重病室、传染病的隔离室等也应当严格控制接近;其他易产生视听干扰的房间如解剖室、太平间也应当保持较高的私密度。再者,医院空间的合理布局控制,医院中的每一个科室都需要特定的位置,它与各科室功能和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区位效应控制医院空间的布局。

四、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完善

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针对的主体是医护工作人员、患者、探访者医院护理单元,针对的对象时医院的病房、护士站等医疗辅助用房及公共空间的布局。因此,完善医疗建筑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1)对病人来说体现人性化设计要实现最优化的医疗流程,缩短病人的看病流线,要合理布局医疗科室,临近布局功能联系密切的科室或者设置能够直接通达的联系通道或绿色通道,大力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转效率;保证公共垂直交通的人性化,对医院电梯的数量和通道合理设置和布局;设立清晰明确的标识指示系统,以便于病人能够容易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实现医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在拥挤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病人产生压抑烦躁的感觉,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康复,因此,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温馨的就医环境,对消除病人的紧张感有重要作用。

(2)针对后勤保障人员的人性化设计。医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大量的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维持着医院的运作,向他们提供人文关怀与人性化的工作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例如,医院的后期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从事大量的工作,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休息,就会很好的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医院不能停止运行,医院的设备管道维修应充分考虑预留空间进行更换和维护,促进后勤保促进后勤保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3)针对医护人员的人性化设计。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为了以促进他们的工作,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即根据医疗功能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适当放置医疗工具,使医务人员可以很容易地采取的物品和工具,以方便他们的工作,还要为医护人员提供更舒适,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安静的工作环境,减少病人的家庭医疗工作的干扰,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2.医疗建筑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现代医疗建筑环境的特点体现在对每一个患者及其家庭进行的人性化的设计,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融合,近年来,为了达到理想的医疗效果,医院建筑除了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考虑病人的生理因素外,还必须注意医院建设病人的心理感受的环境质量。国外一些医院把家庭的生活气息引人医院,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他们把超市、花店、书报亭、礼品店、休闲吧之类的生活设施融人在医院建筑设计的内容里,同时综合运用美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医院内的环境设计,在色彩以及光影搭配、装饰风格、传媒运用、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巧妙的安排,为患者营造出浓厚的生活气氛,放弃了以往单调枯燥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以舒解病员紧张心情。

结语

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在医疗建筑的各个细节中得到体现,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郏亚丰当代中国医院住院部人性化设计研究同济大学2008.

[2]魏欣病房空间的家居化设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孙亚光关于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美苑,2011,(01)

作者简介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篇5

关键词:医疗改革;医院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医疗市场逐渐开放。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的经营风险也随之提升。对于医院来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建立其一套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以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与能力,规避医院经营管理风险,强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这同时也是医改环境下医院要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要获得核心竞争力,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就需要建立其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开展高效的内部控制工作。首先,医院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在来优化、调整、评价相应的管理控制手段以推动医院运营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切实实践经营策略,维护医院管理控制制度[1]。其次,医院进行内部控制可以对医院内部的不同岗位、不同职责进行明确,对手续的审批、制度的建设进行有效的有效的控制,避免医疗偏差行为的出现,以保证医院生产运行。第三,医院的内部控制能够通过会计处理来对内部的经济活动、资产状态进行全面的管理,避免资产出现浪费、流失或贪污等情况,充分保障医院物资财产的安全性。第四,医院进行内部控制可以显著改善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紧紧联系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将其协调起来。具体落实每一个岗位的相应职责,确立考核标准进行评价考核,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调动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2]。

二、医疗改革对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立

1.优化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优化医院内部环境是医院开展内部控制的有效基础,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又能够推动公立医院内部环境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对于培养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的价值观念,形成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方式都有着十分钟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医疗改革环境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中要涵盖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其中,提升医院审计部门的职能是优化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审计是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其与医院的业务层和管理层没有直接联系,是独立存在的。医院内部审计能够监督管理医院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为医院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医院要突出审计部门的职责,推动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兼职担任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管理人员,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3]。

2.强化医院财产物资的控制管理

当前医院出现各类型舞弊类案件的概率增加,其中与医院财产物资相关的案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医院财产物资的控制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针对强化医院财产物资的控制管理可以额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第一时间核查医院入库材料,强化各个部门的支出控制。做到定期报告,避免管理浪费现象的出现。定期核实消费报告。第二,制定严格医院餐具管理制度,严格管理采购、验收、物资发放、物资领用、货仓存储等工作,每季度定期进行盘点,以保证账务能核对相符。

3.强化对医院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

在医改环境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下医院要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控制管理,对其开展内部控制专业素质的培养。第一,开展专业素质的培养。医院的正常运行与经营与每一位员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医院需要实施全员培训机制,尤其是重点关注医生、护士等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在保证其已经获得国家要求的自之外,还需要保证其能够拥有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因此,医院要制定出有效的培训方案,设计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考核机制,以推动医务工作人员可以持续的补充专业知识。第二,开展服务意识培养。医院是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机构。改善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服务意识培训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适应医改环境,医院要加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培养,要求其能够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做到细心体贴、换位思考、人性化服务,将医德加入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当中。

4.开展医院内部控制监督

医院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对内部控制的实效性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以便可以随时挖掘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不定期对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进行检查,尤其是可以针对医院内部控制的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撰写监督检查报告。在医院召开的会议中汇报总结监督管理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以便使得t院内部审计实效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医院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医院实施的内部控制方法与内部控制实效性进行评估,以便全面掌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实施的实效性以及存在的缺陷等,以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意见。

三、结语

总的来说,医改环境下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十分重要,对于医院获得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则可以通过优化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医院财产物资的控制管理,强化对医院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以及开展医院内部控制监督等方式入手来切实建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为医院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牧仁夫.分析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药指南,2010(35):345-346.

[2]吴婷.试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134.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篇6

关键词:现代化;医疗空间;人性化设计;定位

Abstract:thehospitalbuildingdesignisquiteacomplexandhighlyprofessionalprojectdesignfield.Itshouldnotonlysatisfythehospitalinternalmedicaltechnologyfunctioneachpartreasonablemanagement,operatingsystem;Andforpatients,medicalstafffromthepsychologyAngletoprovideacomfortable,warm,beautifulenvironmentformedicaltreatment,diagnosisandtreatment.Introducedinthispaper,theuseofhumanizeddesigninthehealthcarespace,andhowtorealizethehumanizeddesignofpositioning.

Keywords:modern;Medicalspace;Thehumanizeddesign;position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设计以树立一个"国际化、人性化、亲情化"的现代医院形象为出发点。依据院方设计与造价要求,强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改善医疗服务品质的同时,依托于人性化的原则,运用现代手法,选用新型医用材料,把色彩、灯光、设施有机结合,辅以亲和力、人性化的视觉形象设计,改变了以往人们所惧畏的冷峻严肃呆板的医院形象,从而营造出一个宁静、舒适、典雅、亲和的现代化人文关怀主题的医疗环境。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他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所说的“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即多少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作为人类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设计物,它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当然这种品格是不可测量和量化的,而是靠人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的。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

1、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是设计中的“以情动人”。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称工业设计为“工业造型”,虽然不很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

2、通过对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款款真情,可谓是设计中的“以义感人”。

3、加强一人为本的理念设计。美感必不可少,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满足人对生活的需求、对舒适的需求、对美的需求,让每一个人消费者率性而为,都感觉很舒适,这种设计产品就真正的满足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现代医疗空间的设计

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那么医院医疗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当中,应当体现“病人是完整的人”的指导思想。

医院设计定位

在医院室内设计中,我们引申“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认为病人既有在肉体上的医疗求助的需求,又有心灵上被尊重、被理解的渴望,他们更应该有享受乐观主义室内氛围的权力。因此,医院室内设计当中,应当体现“病人是完整的人”的指导思想。在满足医疗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富有鲜明个性的现代化的医疗室内空间。

2、设计概念的更新

设计概念更新体现在功能环境、卫生环境、空间环境、人际环境的设计,如:

2.1总体布置适当集中,以利于发展、节能、交通与管理;

2.2争取良好朝向应以自然通风、采光(能采取自然环境的,取人工环境),避免暗室出现,建设新时代的绿色医院;

2.3外部简洁内部舒适考究,注意色彩运用,环境雅致,空间宜人,营造家庭气氛;

2.4选用适当的建筑模数,护理单元、规模化,建筑设计具有通用性,为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准备。

3、明确服务主体设计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室内设计中的服务主体,著名建筑师章斌欢女士曾说道:新世纪的建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是无可争论的。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以这样一个定位,为医院设计,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设计师的职责。如: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远离外界干扰,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维护个体的私密性。在多床间病房内最简易的做法即用围帘进行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如果在多床间的设计中,变化平面布局形式,为病人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就能更好地满足病人对私密性的需求。

3.1提供公共交流空间

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沟通。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病痛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医生奥斯蒙发现,虽然该医院的其他条件都好,可病人缺乏相互交往,有点愁眉苦脸……由此,他联想到病房里的设施,只有床铺和椅子,缺乏交往所属的共同的东西。由此他建议在病房里放置大桌子和报纸、杂志,使病员有交往的空间、条件和共同的话题,情况则大为改善,并加速了疾病的痊愈过程。”可见,病房空间设计考虑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的同时,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设置十分重要。我国目前新建医院的病房设计,为提高住院部病房档次,大多注重旅馆式单床间或单床套房的设置,但忽视了病人的特殊心理需求,缺乏公共交往空间。

3.2良好的视线设计

住院病人多数时间都在病床上度过,一方面卧床病人感受外界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观察,观察户外大自然的变化或观察公共环境其他人的活动。这已成为病人排除因患病所带来的烦躁心理和消遣时间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病人亦希望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能被他人观察到。因此,保持与室外和公共部分的视线联系,进行良好的视线设计,是评价病房方便舒适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病房平面的变化,可以为多床病房的每个病人提供观察户外景色的方便条件,也可以使病人卧床的时候观察到他人的活动,感受病房外的世界。

3.3舒适宜人的声、光、色环境

为住院病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还需在病房内有效地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防止噪音的干扰,如采用柔性地面,隔墙、窗门采用隔声材料与构造手法,降低各种扰人响声。病房的窗地比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但也不宜过大。目前有些住院病房楼追求立面效果,外墙面开满玻璃窗,过强的光线对卧床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争取良好日照的同时,应防止室内炫光。比利时根特医院精心设计病房的光环境,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卧床病人,靠近病床一侧采用高窗,另一侧采用落地窗,为病人提供了宜人的光环境。

3.4其他各类功能设计的相互协调

病房空间除合理限定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外,亦应很好地满足护理、治疗等其他功能要求。病房入口处可设置护士工作台便于护理或治疗,起居空间侧面设置灵活的储藏空间,既可以用作医务人员储藏物品或辅助器具,又可用作工作空间,十分方便。

这样的思想居住空间也一样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信心,相信这样的设计作品真的将“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

结束语

总体上医疗资源的不足造成医院建筑发展缓慢,在医疗空间模式上比较单一还需要因地制宜地运用上述设计理念和方法。同时由于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集中的大型诊疗设备可以把信息快捷方便地传到每一个个体医生那里,医疗费用、管理、医生的诊断结果等。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建筑空间布局的理念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进行优化发展,创造出适合不同地域特征的新的医疗空间。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杨慧,罗群斌,孙明.以人为本和与自然共生的医院建筑设计[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02.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6篇) 2024-09-19

医院环境文化设计(6篇) 2024-09-19

生物学必备知识(6篇) 2024-09-19